? ?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張世祥)“鄰避效應”曾經一度是垃圾焚燒行業的關注焦點,近年來,隨著行業技術的進步、相關知識的科普加強以及整個環保行業的大勢,公眾與垃圾焚燒行業的矛盾也在逐漸趨于緩和。
????然而,正當公眾與行業的矛盾日趨緩和的時候,當前,尤其是今年以來,行業內“低價中標”現象頻發,一時間“低價中標”的關注度甚至超過“鄰避效應”。隨著技術的進步,低價是必然,但是當前行業價格呈現“斷崖式”跌落的情形,未免讓人擔憂。
????斷崖式跌落的價格
????12月18日,浙江紹興項目投標價格最低報價18元/噸。據相關資料顯示:浙江紹興垃圾焚燒項目(2250噸/日,含場外及園區投資約3億元)今天(12月18日)開標,最新投標報價:重慶三峰18元,浦發環保35元,上海環境47元,深圳能源50元。
????其中重慶三峰18元/噸的報價直接擊破之前蚌埠(26.8元/噸)和高郵(26.5元/噸)項目的戰績,進入20元內階段。
????如果說蚌埠和高郵項目的中標價格引發業內熱議的話,而此次浙江紹興項目的直接擊穿20元/噸的報價,則直接引發業內的“震蕩”,甚至有業內人士稱其為“行業自毀模式開啟”。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秘書長郭云高對新華網表示,坦率地說,8月11日針對26.8元/噸處置費中標發表觀點時,我個人是比較輕松的,覺得是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促使了價格的下降,26.8元/噸,令人喜中帶憂,因為畢竟環保要求越來越高。11月26日針對26.5元/噸發表觀點時,心情沉重,趨勢令人恐懼,意識到引導這個產業的政策存在結構性的問題,更低價還將出現?!?8元/噸”雖然證實了本人的猜測,但還是來得太快了,太猛了,即使現在還沒有最終確定中標企業,即使我們可以說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收入大頭是售電。
????郭云高還分析稱,“18元/噸”,已經不再是企業惡性競爭和價格高低的問題,已經演變成城市垃圾處理責任主體錯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屬性定位的問題。建設企業投資,環保企業頂雷,運營電費買單,我們幾乎看不到地方政府在當地垃圾處理中的責任。難道真的因為垃圾焚燒發電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就被貼上了“可再生能源”的屬性,而忽略了“廢棄物處理“的本質。
????至今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目錄第六批遲遲沒有公布,說明存在缺口,逐漸消減并最終退出只是時間問題。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等真正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可以通過發展來不斷降低發電成本獲得競爭力,而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顯然做不到。
????雖然現在無法確定重慶三峰18元/噸的報價是否能夠中標,但是此次透露出來的報價信息,無疑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
????而業內普遍認為,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一般應在65-80元左右,而日趨偏離此區間的價格應當引發警惕。
????對此,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認為,此次重慶三峰的18元/噸的報價,客觀上分析,由于其項目規模比較大,單位發電成本應該相對較低,再加上電價補貼等因素,綜合比較,該項目綜合價格比安徽蚌埠和江蘇高郵項目要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補貼價格也是比較低的,應該引起重視。
????從1999年上海江橋垃圾焚燒項目,垃圾處理服務費為213元/噸,到今天的浙江紹興項目的最低報價18元/噸,時隔16年,與上海江橋項目相比降低近12倍,排除技術進步因素,仍呈現“斷崖式”跌落,不免讓業內恐慌。
????暗藏危機
????眾所周知,建設一座垃圾發電廠短則兩三年,長則三五年,而在隨后的運營期,依照現行的模式則要25年到30年。
????郭云高曾撰文分析稱,反對焚燒是表面現象,其實質是擔心焚燒垃圾時產生危害;反對低價也是表面現象,其落腳點也是擔心低成本無法保證高標準的焚燒運營。低價高質,不是靠宣傳和承諾實現的,而是通過“運營”來證明的。即使是企業的收益,也不是靠投資項目來實現的,最終必須通過運營項目來實現。
????所有問題的落腳點都指向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運營上,所有問題的解決也必須通過運營來解決。運營才是我們了解和監督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牛鼻子”。
????持續走低的垃圾處理費除了引來熱議,還讓業內人士擔心,企業不盈利或虧損,甚至項目建成后,運營時環保不達標將怎么辦?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現在行業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癥”,一些企業覺得馬上沒有市場了,所以就開始瘋狂的跑馬圈地、占山為王,根本不會關注后續運營。
????該人士還認為,低價中標絕不是終點,一定會以要挾政府提價收場。而且未來3到5年,該行業會進入矛盾的集中爆發期,一些地方政府或會遭遇低價中標企業的“逼宮”。
????在建設領域,事先低價中標,隨后在建設運營過程中逼迫業主方提價或追加預算的案例并不鮮見。而在垃圾焚燒領域也不乏沒有這樣的例子。
????一名地方官員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可以懷疑,近期低價中標的項目,在后期運營中,高度存在著和政府討價還價,提高垃圾處理費的可能性,并相信政府不會坐視不管。這實際上相當于一種博弈心理。
????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還認為,之所以業內連續出現低價中標現象,根源在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以少付錢為榮,這個行業就永無出頭之日。
????對此,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則表示,從理論上講,高價低價本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對地方政府來講,如果低價一樣能達到要求,自然不會去選擇高價。對企業來講,如果能夠獲得高價,自然不會去選擇低價。問題在于,從技術角度來看,能夠穩定達到現行標準要求的垃圾焚燒工程的實際成本絕不可能低到那個地步,國內外都是如此,所以垃圾焚燒中標價屢屢跌破底線,原因必在技術之外。市場因素肯定很復雜,非技術人員能說得清道得明。特定階段市場的非理性選擇可能無法避免,但垃圾焚燒事關公益民生,肯定不能聽之任之,必須通過強化環衛行業監管、環保監管、責任追究和信息公開,讓低價中標焚燒設施接受嚴格檢驗,保障其穩定達標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