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9月1日起,新《固廢法》正式實施。新《固廢法》共設9章126條,新增條文41條,拓展了固廢管理范圍,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生活垃圾分類、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醫療廢物處理等環境污染防治制度,對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提出更高的防治要求,因此也被稱為“史上最嚴固廢法”。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固廢法》的實施將導致企業違法成本上升,從而提升企業配置固廢相關環保設備的需求,有效打開固廢處置行業成長空間。
監管日趨嚴格
隨著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迅猛發展,產業水平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環境和資源壓力也在不斷加大,其中,大宗固體廢棄物排放已影響和制約著產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工業固廢產生量占固廢產生總量的八成以上,包括粉煤灰、煤矸石、工業副產石膏、冶金工業固廢等7種大宗工業固廢,是固廢治理的重點領域。
新《固廢法》明確固廢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強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對于工業固廢管理,提出跨省轉移固廢利用的,需向移出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并新增了建立臺賬,實現固廢可追溯、可查詢的要求;新增將工業固體廢物納入排污許可制度進行監管的要求。
新《固廢法》還大幅提升了違法行為的處罰金額,多項違法行為罰款數額是現行固廢法的10倍,其中最高可罰500萬元。另外,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固廢生產、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主體的信用記錄制度,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引導固廢全產業鏈企業規范化經營。
“最嚴格固廢法呼應綠色發展基金大幅提升固廢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固廢處理產業鏈有望更加透明、規范化。”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王穎婷指出。
綜合利用率有待提升
據了解,固體廢棄物的處理通常是指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于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置方式共有四種,分別為綜合利用、貯藏、處置和傾倒丟棄。
生態環境部于今年年初公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2018年全國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15.5億噸,綜合利用量8.6億噸,處置量3.9億噸,貯存量8.1億噸,傾倒丟棄量4.6萬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置總量的41.7%,處置量和貯存量分別占比18.9%和39.3%。
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偉看來,綜合利用是處理固廢的最佳方式。“固廢綜合利用相當于把固體廢物重新轉換為可利用的資源,具有較好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當前許多工業固廢并沒得到資源化利用,因為工業固廢不像生活垃圾那樣由政府財政承擔成本,它是誰污染誰治理,企業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有時甚至投入的成本大于能夠獲得的資源回報,并不合算,所以很多企業不愿意去做資源化利用。大家常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但并沒有考慮背后的資源化成本。”
2019年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集聚發展的通知》稱,探索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綜合利用產業基地,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向高附加值、多途徑消納、產業集聚方向發展。提出到2020年,建設50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利好固廢處置企業
當前,我國固廢處理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其中上游行業為固廢處理裝備制造,主要是固廢焚燒設備、尾氣凈化處理設備、除塵設備、餐廚垃圾處理設備以及污泥干化處理設備等。中游行業按照公司主營業務類別不同可以分為固廢處理工程類企業和固廢處理運營類企業。下游行業為固廢處置衍生行業,主要分為固廢掩埋、固廢焚燒和資源再生。
“當前,我國的環保產業還很小,大部分是基于國內的市政領域,通過與政府合作的模式獲得收益,真正與工業企業合作的環保企業并不多。”王偉表示,“更嚴格的新《固廢法》實施后,將倒逼工業企業提升固廢治理水平,加大固廢處置力度,這對涉足固廢的環保企業來講,肯定是特別好的機會。”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分析師嚴明在研報中指出:“新《固廢法》拓寬了固廢管理范圍,提高了環境違法成本,有望加速固廢行業細分領域市場空間的釋放。環保行業目前政策面持續向好,具有優質資產的固廢處理產業鏈龍頭企業將迎來發展空間。”
不過,當前我國工業固廢處理仍面臨多重問題。“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主要問題是技術手段單一。固廢資源化體量巨大,但在手段和產品上沒有大突破,因此需要更有力的技術研發和政策驅動,對好技術給予更大的扶持,鼓勵新技術落地。在減少固廢排放的同時,加強技術研發和更新改造,提高技術裝備水平。”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