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特级片_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_狠狠干视频网站_妖精直播app应用下载2.0.7

×

新聞動態

“碳中和”元年,我國能源轉型有多遠?
發布時間:2021-03-20 來源:海螺創業

        最近一段時間,碳達峰、碳中和“刷屏”。3月18日,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成果發布暨研討會首次提出“通過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碳減排目標”,一天之后,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又主持召開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碳達峰工作研討會,組織相關部門積極編制碳達峰方案。3月21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再次就此發言,表示“雙碳”目標耗資巨大,實現碳中和仍需依靠市場資金。對我國而言,“雙碳”目標開啟的不僅是節能減排的愿景,還有我國在行業層面諸多關于體制機制從無到有的創造與可能。

        邁向“30-60”

        連日來,“30-60”概念被反復提及,“雙碳”目標升級為國家戰略,“碳中和”元年也正式開啟。3月18日提出的“通過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碳減排目標”的系統方案,明確將推進能源開發清潔替代和能源消費電能替代;實現能源生產清潔主導、能源使用電能主導;能源電力發展與碳脫鉤、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脫鉤。

        在此之前,企業早已聞風而動。3月1日,中國最大的能源公司國家電網在京公布了其“十四五”期間“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方案;3月11日,三峽集團也表示力爭于2023年率先實現碳達峰,于2040年實現碳中和。

        從地方層面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25省市、自治區在其年內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公開了其關于“雙碳”目標的相關舉措。

        例如,北京市提出明確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十四五”期間,碳排放穩中有降,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北京示范。上海提出啟動第八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而浙江、湖北、湖南、重慶等地則提出開展低碳工業園區和“零碳”體系試點建設等。

        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我國已陸續開展6個低碳省(區)和81個低碳城市、52個低碳工業園區、400余個低碳社區和8個低碳(鎮)試點,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低碳試點體系。

        “能耗大戶”

        碳達峰、碳中和熱歸熱,但真正要實現也面臨不小阻礙。研討會期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等也指出,想要實現“雙碳”目標,我國需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實現能源體系的低碳、脫碳、清潔化,但這并非易事。

        從我國能源消費數據來看,能源結構調整仍迫在眉睫。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49.8億噸標準煤,較2019年增長2.2%。其中,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8%,雖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但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尚未根本轉變。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六成仍是煤炭,這個占比未來可能會逐漸下降,但接下來三、五年時間內占比可能仍會在四成以上。短期內,基于我國能源結構和能源稟賦,仍需保持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相對平衡。”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繆平認為,一味提高成本或將導致部分產業企業難以維系。作為企業端,可嘗試通過可再生能源替代燃煤發電或替代燃氣發電,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此外,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也是全球鋼鐵產量最高的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壓力同樣不言自明。據統計,去年我國粗鋼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級大關,占比全球鋼產量的57%。但在制造業31個門類中,該行業碳排放量也位居首位,約占總排放量的15%。

        以何轉型?

        “實現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資,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金融體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資支持。”易綱指出。根據清華大學測算,按照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目標導向的轉型路徑,2020-2050年能源系統需要新增投資約100萬億元,占GDP的1.5%-2%,而要實現1.5攝氏度的目標,需要新增的投資約138萬億元,超過每年GDP的2.5%。

        眼下,政府已在嘗試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解決轉型的燃眉之急。日前公布的年度財政預算草案提到,支持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其中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75億元,增長10%,重點支持北方冬季清潔取暖和打贏藍天保衛戰。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一步支持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和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利用,增加可再生、清潔能源供給等。

        不過,易綱也指出,“這樣巨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場資金彌補”。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表示,歷史原因造成中國計劃經濟的基因太過深厚,使得中國一些傳統產業的發展結構失衡。當前,我國的傳統產業發展欠缺的是真正市場化的思維和機制。

        當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在即。3月18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透露,將加快全國碳市場建設,爭取今年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不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齊曄公開表示,碳市場的確可提高效率和成本收益,但讓碳市場真正發揮作用的要素仍是價格。影響我國碳市場活躍的一個主要難點,則是解決企業碳排放測算和監控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