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達到零碳目標,應對氣候變化,并避免能源市場動蕩,目前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只是所需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國際能源署周三警告稱。該機構呼吁世界各國領導人在未來采取更多措施來應對氣候變化。
國際能源署總干事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按照此前的規劃,全球要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但如果根據目前的減排承諾,到2030年僅能實現所需減排的20%。
比羅爾補充說,全球在清潔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上的投資需要在未來10年“增加兩倍”,而這些投資中的大約70%要流入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
比羅爾還警告,除了要面對災難性氣候變化的風險,投資失敗還可能引發全球能源市場的極端動蕩。
國際能源署表示,實現在2050年向綠色能源和零排放過渡的目標并不像看起來的那樣繁重,因為通過風能、太陽能、限制天然氣泄漏、提高效率等措施減少的超過40%排放量是物有所值的。
該機構還指出,達到零排放所需的投資也將創造新機會,到2050年,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離子電池的新市場價值將"遠遠超過" 1萬億美元,并使得現有承諾下創造的1,300萬個就業崗位數量翻一番。
為了避免氣候變化在最嚴重情況下帶來的影響,國際專家一致認為,全球變暖程度必須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以內。這一數字是巴黎氣候協議的基石,而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是其中的關鍵部分。世界領先的氣候科學權威機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其最新報告中明確將全球變暖現象歸因于人類活動——其中高出的1.1攝氏度來自于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排放的溫室氣體。該委員會警告稱,除非采取嚴厲措施以減少碳排放,否則未來20年內氣溫可能會超過1.5攝氏度的上限。雖然在新冠期間經濟活動大范圍暫停,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其在今年迅速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國際能源署已經警告道,能源需求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氣候變化是導致世界各地與天氣有關的災害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原因。